说起1948年的营口,那时候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已经是节节败退,解放军势头正猛。营口这个地方,战略位置关键,国民党想死守等着援军,可内部早就乱成一锅粥。重点是国民党暂编第五十八师师长王家善,他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了个大动作,直接在一次会议上让警卫员冲进去抓人,导致整个营口国民党体系崩盘。这事不是什么杜撰的传奇,而是实打实的史实,牵扯到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人心向背。
先聊聊王家善这个人。他1903年出生在黑龙江巴彦县一个村子,家里条件不错,父亲当过县长,属于当地有头有脸的地主官僚家庭。从小他就接触到教育,读了初小和高小,脑子活络,对军事感兴趣。1928年他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,那时候东北军阀张作霖还在台上,王家善学成回来直接进了奉军,当上军官。1931年九一八事变,日本占了东北,他部队的长官想投降,王家善不干,跑回老家拉队伍抗日。但东北抗日条件太差,他没撑住,把队伍交给赵尚志,自己南下,结果在齐齐哈尔被日伪特务抓了。
靠着留学时的人脉和家里钱,他保住命,但被迫进了伪军。在伪军里,他又被送去日本陆军大学进修,回来地位升了,当上步兵师第四旅旅长。一边执行日军任务,一边偷偷建真勇社,拉抗日力量。1945年日本投降,他用真勇社底子拉起队伍,国民党收编他当师长。可国民党对他不放心,总把他部队扔前线当炮灰,隶属新六军时还派副师长监视他。补给上也腐败,王家善申请冬装,得层层行贿才拿到货。1947年调到营口,国民党又派交警总队来架空他,李安那家伙仗着中央军背景,到处插手。这些事堆积起来,王家善对国民党彻底失望,加上解放军推进,他决定起义。
展开剩余66%王家善的经历挺典型,反映出国民党后期军官的困境。很多人像他一样,本来有抗日背景,但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和贪腐把人逼到墙角。他在伪军时就没完全卖命,真勇社发展了几百人,抗战胜利后想在国民党里混出头,结果处处碰壁。新六军派副师长,实际就是抢权,王家善成了傀儡。营口驻扎后,交警总队一来,李安调走他的连长,安插自己人,这明摆着不信任。1948年初,解放军肃清营口外围,王家善知道守不住,国民党援军遥遥无期。他联系解放军,计划起义。2月25日那天,他召集会议,就是为了抓人。
事件发生在1948年2月25日,上午11点,地点是国民党暂编第五十八师师部。营口当时还被国民党控制,王家善主持会议,参加的有营口国民党军政高层,总共38人,包括第五十二军副军长郑明新、营口市长袁鸿逵、交警总队长李安,还有其他军官和地方要员。会议主题是讨论城防,怎么抵挡解放军总攻。国民党在东北败局已定,营口是重要港口,他们想顽抗等援军。王家善在会上发言,讲到一半,他的警卫连长进来报告,说东北行辕来重要人物,要他去接。王家善离开后,警卫员冲进会场,持枪包围所有人。警卫员毕树文发现李安想拔枪,上去抓住他手腕,用枪顶住他胸口。李安地位高,平时嚣张,但这时候没敢反抗。同一时间,参会者的警卫和司机在另一屋也被控制。整个行动是王家善策划的,他离开就是信号,确保一锅端。
这个抓捕行动直接导致国民党在营口的指挥瘫痪。李安是戴笠旧部,交警总队是中央军,地位比王家善高,但他骄横惯了,没防备。郑明新是副军长,袁鸿逵管地方事务,他们被抓后,国民党防线没了中枢。解放军当天拂晓就佯攻营口外围,枪炮响但没伤人,就是配合王家善。起义后,王家善部队8000多人改编成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五师,他继续当师长。营口第三次解放,国民党损失一大块地盘。
从历史角度看,这事暴露国民党末期的弱点。军官像王家善这样,经历复杂,本想效忠,但腐败和派系压迫太多。国民党东北部队很多是伪军改编,忠诚度低,起义频发。王家善起义不是孤例,类似曾泽生在长春起义,影响辽沈战役。营口事件加速国民党东北崩溃,解放军快速推进。
王家善起义后,继续在解放军服役。1948年3月,他的师参加辽沈战役后续,攻锦州等地。1949年南下,渡长江,进华中。1950年入志愿军,过鸭绿江,打朝鲜战争,参加上甘岭等战役。后来转地方,1955年后在北京工作,当过热河省军区副司令员。1979年在北京去世,76岁。李安被俘后,交警总队解散,他没了机会。郑明新等也被处理,国民党在东北彻底完蛋。
这个事件接地气地说,就是国民党自己作死。内部贪腐,军官不信任,士兵当炮灰,谁还卖命?王家善这样的人,留学背景,抗日经历,本该是骨干,结果被挤兑到起义。历史资料显示,国民党在东北丢城失地快,很大程度因为这种内部问题。营口起义直接帮解放军省力,少打硬仗。想想看,1948年2月,东北冬天冷,部队补给难,王家善的决定影响大。
发布于:山西省广升网配资-中国股票配资网-专业的股票配资官网-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